手机看新闻

贾卧龙:楼市求生,房企应以自救为主

来源:房天下博客 2008-09-11 09:30:00

今年以来,中国宏观经济陷入近三十年来最不明朗的境况,不仅饱受楼市下跌和信贷危机的双重打击,通胀阴霾也是四处弥漫。随着房地产市场上半年销售数据的相继公布,楼市整体情况也渐渐浮出水面。虽然,万科、保利地产等知名房企上半年的销售金额同比依旧增长,但环比增幅的减缓以及销售面积的下滑都印证了房地产市场整体持续低迷的现实。

面对楼市目前的低迷状态和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业内各方针对楼市下半年的走势议论纷纷,加上近期楼市惨淡表现及市场信心的严重缺乏,大部分人都看跌未来楼市。一些开发商以及业内人士便提出“救市”言论,尤其是美国政府救市以后,更是让中国楼市陷入深深的思考之中。

政府“救市” 该出手时才出手

改革开放以来,房地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拉动了投资、消费、出口三大贸易中的两项,为银行贡献了约20%的利润,占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40%以上。不难看出,地产业在整个经济结构中所占据的重要位置已毋庸置疑。虽然,面对房价暴涨、“地王”频现、投机过热等接踵而来的问题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宏观调控手段,但所谓的调控并不是一味的打压,而只是希望将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引向理性发展的轨道。

就在专家学者及多数购房者们纷纷看跌楼市,并抛出不利因素炮轰房价,为政府会否“救市”争得面红耳赤之时,中央政府层面却在花大力气“稳定军心”。7月份连续召开的两次中央级会议,不仅将去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两防”——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向过热、防止物价上涨转为全面通胀,调整为“一保一控”——保持经济在较长时间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涨幅在经济社会发展可承受范围内,还特别提出要引导股市楼市健康发展,完善资本市场。从这当中,我们不难看出政府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形势、反复波动的全球金融市场面前,对近期低迷的股市楼市是高度重视的,并且会在必要的情况下力保两市稳定发展。

纵观市场情形,目前争论的所谓“救市”之说大都是一面之词,一方阵营将楼市低迷引发的灾难效应无限放大,另一方则以楼市并未跌倒谷底为筹码抵制救市。不过,如果从更深远的角度考虑的话,目前我国面临的巨大经济问题不仅仅是楼市,还有很多方面。例如,美国经济政策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印度、巴西、俄罗斯等新兴市场波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人民币压力的影响以及持续上涨的油价、粮价等对国民经济带来的威胁。总体说来,我国目前的经济形式比较复杂,短期内,政府不大可能对房地产这个领域给予特殊关照。

对于楼市争论的“救市论”而言我们应用辨证的角度去分析,虽然房价下跌、楼市拐点的情况已经开始显现,但这只限于以点带面的角度去概括。毕竟,一方面政府在不断的释放稳定楼市的信号,另一方面,我国地域辽阔,各省市楼市情况参差不齐,市场情况不可一概而论。因此,政府“救市”不会冒然行之,需在适当的时期该出手才出手。

走中国特色的“救市”之路

7月30日,美国总统签署了总额达3000亿美元的房市援助法案,其典型的“救市之举”再次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尤其是救市论的疯狂支持者更是以此为“旗帜”,强烈呼吁“救市”。然而,由于中美本身的社会性质不同,金融运营模式不同,贷款方式规模不同决定了中美救市之路的方向,我们只能且必须走中国特色的“救市”之路。

一方面,中美两国楼市所处的困境不同。美国楼市的次贷危机已经严重影响了本国的整体市场发展,同时消极影响已波及全球。而中国楼市出现的困境才刚刚露出端倪,并未形成大规模的致命威胁,即使市场内观望气氛浓重、市场信心不足,也主要表现在一线城市。另一方面,两国楼市的资本运作模式不同。由于美国资本运作的全球化,次贷危机使得大量外国金融机构和投资人在美国遭到亏损,而中国楼市却不存在这个问题,因为我国大部分项目开发商属于内资企业。再次,两国楼市中的购房群体不同。从美国的次贷危机中可以看出,按揭者大部分是低收入、甚至是无收入的收入人群,他们的房子本来就是政府救济,一旦银行把房子收回,政府必须想办法解决他们的住房问题。而如果出钱救市恰恰等于减少了安置环节。但对于中国的购房者,包括贷款买房的人在内,大多数属于中高收入家庭,尽管个别家庭还款压力加大,但他们的收入来源相对稳定。

另外,在美国没有像中国一样的土地人口矛盾,也没有像中国这样的刚性需求;虽然不能说美国房地产业没有投机,但影响范围绝没有中国这个广泛。因此,由于两国楼市存在的这些本质上的差别,美国救市之举对中国而言并不能起到关键作用,中国楼市的未来还是要从自身特点出发做出判断。

楼市求生应自救 双管齐下内外兼修

从根源上讲,当前的楼市低迷绝不单纯是宏观调控的结果,也不简单是一个领域的消沉,而是中国经济发展周期的必然,是整个社会预期和需求所决定的。所谓“救市”不仅仅是政府的责任,更是地产业自救的过程。

毫无疑问,地产业的发展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同样经济增长的速度也影响着地产市场的兴衰。在经历了30年的高速发展后,中国经济已经步入一个转型的关键期,长期依靠要素价格管制刺激低端制造业与出口以及重复性建设的粗放式发展模式已走到尽头,未来将经历一个漫长的要素成本提高的过程。由于企业利润将因成本提高而大幅下滑,外部与国内需求减少,社会平均收入水平将停滞甚至下降,社会平均购买力将随之降低,由此引发的通胀与经济增长放缓并存必然影响到房地产业。因此,为了防止经济过快下滑以及满足居民的住房需求,面对刚刚上路却又深陷泥潭的房地产业,政府不能简单的依靠注入资金救市,而更应主导建设更多的中低价住房,以拉动经济增长,消化过剩产能,制造满足有效需求的房地产市场,从外部市场环境方面下手改变现状。

另外,作为房地产市场的主力,房地产企业自身能力及内在素质也亟待提高。首先,在市场消受滞缓的情况下,购房者开始关注房屋产品的居住舒适度和实用性,以及优质的配套设施和实用紧凑型户型设计。开发企业只有通过不断的创新才能满足市场要求,适应购房者居住要求的提高。例如将新风系统、全小区室外无线网络覆盖、电梯入户等原本被视为高端小区才有的高科技设备引入普通住宅楼盘等都可以提高楼盘的含金量,促使其从众多竞争楼盘中脱颖而出。再次,面对棘手的资金难题,开发商的融资整合能力也都有待提高。以往大部分开发商大都是买块好地,向银行抵押一笔贷款,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加入房地产市场的竞争行列。但现如今脆弱的资金链、短期的操盘手法都注定他们无法抵抗市场的巨大波动。因此,通过各种方式积极融资仍然是现阶段绝大多数企业需要解决的问题。

总之,一个领域可以在顺境中生存,但只有在逆境中发展才算得上成功。目前中国楼市的调整期是挑战更是机会,由于政府的“救市”举措受多方因素制约和影响,因此,政府“救市”只有在该出手时才出手,楼市求生还是应以自救为主。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00
大家都在看
    相关推荐

    帮你找房

    • 不限
      • 洛龙
      • 涧西
      • 西工
      • 老城
      • 瀍河
      • 伊滨
      • 高新技术开发区
      • 孟津
      • 偃师
      • 宜阳
      • 伊川
      • 汝阳
      • 嵩县
      • 栾川
      • 新安
      • 洛宁
    • 不限
      • 40万以下
      • 40-60万
      • 60-80万
      • 80-100万
      • 100-150万
      • 200万以上
    • 我已经看过并同意《房天下服务协议》《房天下隐私权政策》
    相关知识
    免责声明:本站楼盘信息旨在为用户提供更多信息的无偿服务,信息以政府部门登记备案为准,请谨慎核查。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